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簡介
大仙寺位於臺南市白河區仙草里枕頭山西麓,位在關仔嶺群山尾閭,當地人稱此為舊岩,稱距此不遠的碧雲寺為新岩,傳說兩寺地理也是相關聯。大仙寺為「仙人拋網」靈地,碧雲寺為「半璧吊燈火」靈穴,兩處一脈,靈光互映。
 枕頭山位嘉南丘陵主峰大棟山前,古稱玉案山,又稱玉枕山。遠觀幽林疊嶂,環境脫俗,白雲低飛,村落點點。登山遠眺,嘉南平原盡收眼底。矗立枕頭山麓大仙寺的暮鼓晨鐘將俗塵滌盡,來此的文人墨客不禁吟上詞賦,如萬頃平原茫似海,一輪曉日大於盤,林深泉洌春光艷,寺古雲封佛火寒。

沿革介紹
大仙寺為清初福建高僧參徹禪師所創,創建始末存有二種不同的說法:
一說:清康熙四十年,參徹禪師自福建鼓山親奉「觀世音菩薩」神尊來台。
巡錫至仙草埔,將﹁觀音菩薩﹂安置大樹下的石頭上。當禪師起身欲遊歷他處時,神像卻安住不動。
參徹禪師心想:菩薩有意在此渡化大眾。於是,親自開山斬棘,結廬供奉聖像,並誦經說法勸化附近善信。

一說:清康熙五年,參徹禪師受陳永華將軍之請,渡海來台講授佛理。
行經關仔嶺,見此山明水秀,有意爾後在此結茅定居。康熙五十八年,禪師自龍湖巖迎請「觀世音菩薩」神像來此奉祀,並對眾誦經說法。因其守戒甚嚴,道心炯烈,故深獲鄉人敬仰,進而集資建廟。
 


大仙寺正面照片

大仙寺週遭綠意盎然

大仙寺檜木建物